最近,美国五角大楼的高层突然谈到对中国的“止战”问题,这让许多人产生了疑问,难道美国已经放弃了对中国的战略竞争?但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,美方的真实意图可能比表面看到的更加复杂。
五角大楼最近对“复制者”计划做出了一些新的调整,决定将这一计划交给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的新部门——国防自主作战小组来负责。“复制者”计划是美军于2023年启动的一项重要军事技术创新项目,目标是通过大规模部署低成本、可消耗的无人作战系统,利用数量上的优势来应对大国竞争,特别是中国。
为什么美军放弃了过去强调高技术含量的无人机研发,而转而推行这种低成本战略?原因很简单,这一转变受到了俄乌战争的启发。俄乌冲突中,双方大量使用低成本的无人机进行互相袭扰,取得了显著的战术效果。通过大量部署这些廉价且易消耗的无人作战平台,能够在多个战场领域形成覆盖,这为美军的“复制者”计划提供了借鉴。
展开剩余61%考虑到这一计划主要针对大国作战,显然,美军将其视为针对中国的战略工具。近年来,美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曾公开威胁要让解放军在台海战场上遭遇“地狱景观”,这种所谓的“无人地狱”,很可能就是美军计划中要实施的策略之一。
不过,现实比美军的理想要复杂得多。虽然“复制者”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在今年8月之前向美军前线部队交付数千套无人作战系统,但该计划一直面临不少挑战。首先,低成本的无人作战平台可能在续航能力、载荷、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缺陷,能否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发挥作用,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此外,从计划启动至今,五角大楼的预算需求不断增加。2023财年,五角大楼为此请求了3亿美元的资金,2024财年又追加了2亿美元,而到了2025财年,五角大楼再次申请了5亿美元。这表明,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,计划的推进速度远远低于预期,因此五角大楼决定将该计划交由新的部门管理,显然是对现有执行效果感到不满。
另一方面,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克拉克最近在谈到中国的“九三阅兵”时表示,遏制战争是美军的职责。尽管他的言论显得有些过于自夸,但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信号——美国在“中美是对抗还是和平共处”这个问题上,已经做出了明确表态:即使在言辞上承诺“止战”,但在行动上依然不放松对中国的战略压力。
这也意味着,尽管美军对中国的“止战”表态看似在缓和紧张局势,但实际上,美国并没有放弃对中国的战略竞争和军事威胁。即便面对中国的强大军力展示,如“九三阅兵”所展现的盛况和福建舰的亮眼表现,美军依然坚持推进无人作战武器的部署。
因此,中方仍然需要保持高度警惕,继续在国际舞台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,防止美国进一步加强其军事战略,特别是在无人作战领域的部署和应用,打破对中国的战略打压。
发布于:天津市